浅谈幼儿园环境设计
对儿童来说,环境是会说话的,当他们进入幼儿园时,首先能感到环境中的色彩是清新的、温暖的,或是烦糙的、冷淡的,而环境在幼儿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建筑不应该只是幼儿看守和保护的一个“笼子”,而是要利用不同的材质与空间,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周围的环境,创造他们喜爱的幼儿园,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快乐,有活力、富有创造力,启发想象力的幼儿乐园。
正如其代表人物福禄贝尔所认为的那样,人生的最初几年需要丰富的环境,只有把幼儿放在适合他们年龄和经验的有趣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其潜能。因此,他强调要把幼儿园办成花园和乐园,要求幼儿园的气氛要像家庭一样温暖。儿童成长对环境的依赖,就像植物生长对阳光、水分和土壤的依赖一样。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育起着极大的作用。它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我们应加强幼儿园环境的设计。
纵观现在整个社会,幼儿园环境设计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虽然政府对幼儿园环境出台了一系列硬性安全要求。但大部分幼儿园都采取生搬硬套,只求解决安全问题,毫无环境可言;严重的干脆找关系过关。另一方面,迅猛的幼教行业发展,导致幼儿园专业设计公司和设计师缺乏,普通的装饰公司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幼儿的成长发育和生活将无法满足幼儿园环境设计的要求。三方面,规划设计的不到位,特别是小区配套幼儿园设计不符合国内的国情,很多设计师直接生搬硬套国外一些幼儿园建筑设计方案导致规模、人数及相关配套不实用,造成空间和物质浪费。种种原因导致幼儿园很大一部分环境单调乏味,不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环境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环境设计布置只注意室内和墙壁的简单布置,不重视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环境空间、色彩、玩具、家具设计更不符合人机工程学。
设计思路
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及其年龄段所处环境的特点,一切以幼儿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环境景观对幼儿心智行为影响和教育功能。
一、安全与卫生,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生态与自然,接受充足的阳光,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气是环境设计的基本要点,让孩子充分接触自然界的土壤、植物、动物。
三、教育与效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注重各个空间在幼儿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使环境的教育功能不是浮在表面上,而是深入到骨子里,使其对幼儿的影响伴随终生。
四、游戏与探索,鼓励和吸引幼儿主动、愉快、自由地参与环境互动,给他们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重点部位分析
一、幼儿园场地的选择
基地的选择对幼儿园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该基地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必须考虑:第一、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第二、应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第三、应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第四,应保证幼儿园建筑基地地段安全。
二、规划分区
幼儿园内总体环境设计具体包括:大门出入口、教学楼(辅助用房、教学活动用房、供应用房)、室外公共活动区、器械玩耍区、生态攀爬区、沙池、戏水池、种植区、养殖区、绿化与道路、杂物院等。各功能分区使用性质在设计上力求明确,避免相互干扰,但使用功能上联系密切的部分要相互连接,注意过度空间的充分利用。
三、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
辅助用房
1、门厅及接待区
2、门卫室、收发室、晨检室、医务室、隔离室、财务室、园长室及老师办公室
三、 幼儿园室外环境与景观设计
自然元素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美丽、神奇的玩伴,泥土、沙、水、树木、草叶、花朵、石子、羽毛等都是儿童游戏的材料。另外,自然元素的多样性也赋予了儿童玩的多样性,因为不同的自然元素和结构特征赋予了儿童不同的活动和交往空间。可是由于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幼儿的活动受到限制,同时一些自然元素在实现时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自然元素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1、幼儿园入口
入口位置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幼儿建筑的特色,接纳行人进入的亲切感,尺度应小巧并宜尽量空透,结合儿童喜好点来设计幼儿特色的标志性装饰和设计,但为避免儿童攀登和钻爬,大门、围墙应采取垂直分格的金属栅栏。凹进的入口比凸出的更容易接受和具有吸引力。主要入口的宽度应保证人流畅通,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一般不小于4m;主要入口应与建筑物入口有较直接的联系,并注意人流和车流在大门处的分流,避免交叉、迂回。要特别保证安全设计。
如果用地允许,在停车场与幼儿园入口之间设一块公共用地作为幼儿园的门面和会客场所,家长与儿童在步行往返时可以欣赏景色并停下来做一些游戏,从而促进亲子关系。入口处可设立板报栏,创造一个足够的空间,将是非常受欢迎的。
2、围墙
把幼儿园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的围墙,对幼儿园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具有通透性的是最佳的选择,划分界限的同时也把园外的自然景观纳入孩子们的视野中来,这样即分隔又联系,便于幼儿从园内向外观看景象,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窥奇的心里,一方面创造了社区邻里的亲切。同时空间分隔,还可以采用矮墙、植物等,把它和其他游戏器械结合在一起,巧妙设计满足不同幼儿交往和活动的私密,创造不同的交往空间。
3、活动场地
儿童游戏活动场地的设计,一方面符合幼儿园教学活动功能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游戏内容、游戏路线以及游戏器具的款式颜色等对儿童意识的作用,另外尺度把握、高程变化、植物配植等场地内容也应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
①规划一块平整地面作为公共活动区,便于全园一起活动,或者几个班一起活动。公共活动区地面考虑幼儿安全,推荐用塑胶、地垫、草坪等。早操、升旗、亲子活动、文艺活动等常在此举行。
②规划一定区域作为游戏活动区,不同的场地和地域可设计不同游戏类别和形式,可以结合年龄阶段做各种游戏设施,合理的运用和布置是一个游戏场地成功的关键。常见的有:游戏滑梯、秋千、独木桥、攀爬区域、沙池、戏水池等。
和人最亲近的就是水和泥土,儿童的游戏环境的设计,与其刻意去创造一个空间,不如利用现有的自然空间。把这个空间加以分割、引导,利用现有的泥土、水体、植物、地形以及其它一些东西,适当地加以分割、组织、引导而使之成为一个可利用的、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自然的但又是人工组织的环境,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发挥,而不是一定要放个滑梯非让他们玩滑梯不可,这样就解除了约束性。
4、种植区和小动物养殖区,
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劳作的快乐,并实际体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让幼儿在实物观察中更了解动物、植物的生长规律,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从而产生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欲望。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好养殖的动物种类,因为不同动物,设计的装置也不同,并设计好卫生清洗功能非常重要。
5、植物种植
儿童对鲜艳的花朵天生喜爱,花卉的色彩将激发孩子们的情趣,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条件的儿童游戏场所可在草地上栽植成片的花丛、花境,或修建小型花坛,尽量做到四季都能看到花朵。此外还可设置植物角,将其设计成以观赏植物的花、叶、果或者闻香味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让大自然千姿百态的植物,丰富孩子们的植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热爱树木,保护树木、花草的良好习惯。
由于儿童年龄偏小,好奇心较强,活泼好动,但缺乏有关植物的科学性知识,且抵抗力较弱,为安全起见,还须特别注意要避免采用如下植物:有刺激性,有异味或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植物,如漆树;有毒植物,如夹竹桃;有刺植物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如刺槐、蔷薇等;有过多飞絮的植物;易生病虫害及结浆果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