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幼儿学习活动的新途径
——培养幼儿的收集习惯
幼儿的学习途径很多,幼儿的学习活动也丰富多彩,但在诸多学习活动中,教师重视得更多的还是集体学习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等,而对于收集活动却谈论得很少,研究就更谈不上了。但在成人的现实生活中,收集能力、收藏习惯却显得非常重要,有人因为有心收集而成功,有人因为有收藏习惯而致富。《幼儿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我们在幼儿时期又如何培养幼儿的收集技能,并通过经常性的收集活动,养成幼儿的收集习惯呢?
一、深入挖掘收集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的学习从收集开始。
收集活动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如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就认识了所收集的物品,如物品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自然得以提高、知识经验也自然得以扩展。不仅如此,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总要和相关的人交流、总要和相关的环境接触,自然地他们的交往能力就会提高、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就会加强。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幼儿收集活动的开展,常常把收集活动作为学习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如在“认识商品标签”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把初始活动定为“让孩子收集商品标签”,并要求孩子在收集的过程中就要观察商店里都有些什么样的标签,还要注意用礼貌的语言与售货员或老板交流。第二天孩子们就收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标签,他们见到老师或小朋友时显得特别得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这是我收集的标签!”,从孩子的语言和表情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收集活动中所产生的成功感、喜悦感。当老师问孩子们是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商品标签、是怎么收集到商品标签时,孩子们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收集商品标签的具体过程,如自己来到了什么商店、怎样主动向老板问好、老板又如何对自己说、自己拿到标签后又有多高兴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的表达欲望都很强烈,表达能力也似乎比平日高了许多。为支持孩子的活动,老师把孩子们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商品标签张贴在“收藏角”的墙上,当即就有很多孩子都主动地到“收藏角”当起了“解说员”,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的商标,从孩子的介绍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对相关商品的名称、价格、产地的了解都比较清楚,由此可见,孩子们还在收集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的商品、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经验。
二、提出明确的收集要求,让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做事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情感培养,而容易忽视教给孩子一些做事的方法。再加上很多家长对孩子也特别惯养,孩子在家做事的机会也特别少,进而造成孩子不想做事、不会做事的不良现状。“做事”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做中学”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学论的中心思想,加强幼儿做事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我们在孩子收集活动之前常常都要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示范讲解收集的具体方法。如“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的具体方法是将树叶擦干净、弄平、一片一片地压在厚书里,再把书压在比较重的物品下面。我们的要求下,幼儿学会了怎样把树叶擦干净、掌握了让树叶更加平整的具体方法。又如“收集废旧材料”的具体方法是先将废旧材料进行选择,然后把废旧材料清洗干净,并晾晒干,最后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掌握了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做事方法,如怎样挑选、怎样清洗、怎样分类整理等。幼儿掌握了做事的方法就犹如我们掌握了教育原则,他们可以将这些方法用于各种场合,甚至可以一生享用。
三、确保收集活动经常化,让幼儿养成收集习惯。
要培养幼儿的收集能力,要让幼儿在收集活动中得到长效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确保幼儿收集活动的经常化,要让他们从小养成收集的习惯。为此,我们精心研究了幼儿的活动需要、精心研究收集材料给幼儿所带来的发展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班级长期收集的一些材料,如花、树叶、石头、豆类、纸盒、出游照等,并通过家长会给家长说明收集这些材料在确保幼儿参与相关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如“收集树叶”的目的是为了密切幼儿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通过发现树叶的变化感知大自然的神奇,以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又如“收集出游照”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的讲述活动提供材料,因为出游是孩子喜欢的活动,照片记录的内容都是孩子所熟悉的内容,把出行照作为讲述的材料幼儿就会喜欢讲并有话可讲。在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情绪情感也随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及时填写收集记录表、每周评选“小小收藏家”等活动确保收集活动经常化、不断强化幼儿的收集兴趣、提升幼儿的收集水平,在我们的努力下,幼儿的收集意识逐渐增强、收集习惯也逐步养成。
四、让收集的物品有所用,增强幼儿的收集动力。
为增强幼儿的收集兴趣、强化幼儿对收集物品的认识,促进幼儿的收集活动
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我们总是要把孩子所收集的物品用起来,并在怎样使用上都作了细致研究。如将幼儿收集的石头进行分类,大的放在美工区,供幼儿画石头画、小而扁平的石头用于孩子制作心爱的石头项链;小的不规则的石头放在结构区供幼儿用来修石头路;对于有特殊花纹、不同色彩的石头我们又把它们放在收藏角供孩子们观察、认识,以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又如,我们将幼儿收集来的各种豆类集中起来,有的混在一起,放在智力活动区,让幼儿去认识、去分类并将幼儿分类后的豆类放在美工区,供幼儿用来粘贴、制作镜框画。当幼儿将自己收集的豆类一颗一颗地镶嵌在自己带来的照片周围做成精美的镜框画时,他们兴奋不已。为强化幼儿对所收集的物品的认知,老师还现场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收集物品的名称、用处。因为幼儿经常使用、由于幼儿反复操作、由于教师的经常强化,幼儿对很多收集物品的认识都非常彻底,这种学习效果远远大于平时老师精心构建的科学认识活动。为增强幼儿的收集动力,我们还将幼儿用所收集的物品制作的作品带回家里,给爸爸妈妈看、给亲戚朋友看,家长们看见孩子的作品亲眼后见证了收集活动对孩子的发展价值,也更加支持孩子的收集活动了,幼儿的收集活动也自然进入了良性循环。袁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