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光荣的传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但关键要使儿童从小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与习惯”。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由于学校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弱化造成了孩子们逐渐远离劳动进而形成劳动意识差、劳动能力弱的不良现状。《幼儿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我园位于美丽的“三圣花乡”,周边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结合我园的地理优势、结合我园独生子女较多的现状,本期我园将幼儿劳动教育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积极探究劳动教育的新策略,让劳动成为一种系统的教育课程、让劳动成为有趣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劳动教育中获得充分的发展。
一、精心创设劳动教育环境
环境是无形的老师,良好的环境创设能激发幼儿思维,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我们课题组认真研究了班级的环境创设,如创建什么样的墙饰能树立幼儿的劳动观念、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教育幼儿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收集、提供什么样的区角材料才能培养幼儿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等。于是“我发现的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进行曲”等集美观且具有劳动教育针对性、引导性、强化性的墙饰便产生了;“小小收藏家”、“贝贝加工厂”、“天天超市”等确保孩子劳动行为的区角便建立起来了。当孩子们在每次劳动活动中的成果,如亲手制作的实物风筝、亲手制作的“春卷”、“三明治”等食物照片、每次劳动活动的记录照片等被老师及时地展示在“劳动进行曲”的墙饰里时他们当即获得了劳动的喜悦感、成功感;当孩子们在“贝贝加工厂”做起了木工活、精心地学习插花技艺时,他们的坚持性、专注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推进幼儿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环境也会随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而变,墙饰内容的更新、区角材料的及时更换都是我们的研究内容。如在语言区的小墙饰中,我们结合幼儿的识字兴趣,探究如何让幼儿的识字活动更加积极化的策略。我们将幼儿在平时教育活动中认识的劳动工具以及教师或厨房的叔叔、农民爷爷使用工具的情景拍成照片与对应的汉字放在一起,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回忆活动来认识相关的汉字,为幼儿理解字意、运用词汇提供良好帮助。随着劳动教育活动的增多,墙饰中的相关汉字图片也不断增多,幼儿认识的汉字也逐渐增多。
二、合理安排一周的劳动教育活动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知识的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幼儿园也不例外,幼儿的劳动教育成为摆设、成为随意的教育内容。鉴于此,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回忆自己的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施教内容,看看自己是否也存在忽视或弱化劳动教育的现象,并引导教师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深入反思,教师们一致认为应该充分保障幼儿的劳动教育时间,于是大家根据确保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一周的劳动教育活动,从时间上保障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如将周一下午定为劳动活动时间,并确定了一月中每周有不同的劳动活动内容,确保班级卫生打扫、跨班级与园级的义务劳动、整理小书包、制作食物等劳动活动内容得到全面落实和充分保障,让幼儿通过实际的劳动行动在劳动活动中得到锻炼,进而形成爱劳动、能劳动的好习惯;将星期三上午定为劳动教育课程研究的时间,系统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并通过组织课题组成员现场的说课、观摩、评课等方式探索劳动教育的新策略,进而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技能、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能力等;将每周星期五下午定位“能干宝贝”的评选时间,就幼儿每周在家的劳动表现进行及时评价,通过评价与评选活动强化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行为,增添幼儿的劳动动力。当幼儿在周末被评为班级的“劳动宝贝之星”时他们非常高兴;当他们在月末获得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劳动宝贝奖章”时,他们更是兴奋不已、得意不止。合理安排一周的劳动教育内容,确保了劳动教育的经常化,确保了劳动教育的“硬度”,有效解决当今学校教育忽视劳动教育、弱化劳动教育的不良现状,使劳动真正成为教育幼儿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精心构建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人就不可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由于受一些社会偏见的影响,如“鄙视体力劳动”——认为劳动应该是“下人”才做的事情、“何必过得那么辛苦”等造成了有些人不爱劳动、教育工作者也忽视对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把劳动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做事,完事了事。分析了当今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育的理论,如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教育家对劳动教育的观点、国外的劳动教育现状与经验等。通过学习坚定教师的劳动教育信心,引发了教师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欲望,并通过精心设计主题活动、研究活动程序、现场观摩、及时评价、及时根据幼儿在劳动教育活动的兴趣与需要构建下一个活动等策略不断推进对幼儿的劳动教育,使我们的劳动教育课程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有质量。一学期来,我们构建的劳动教育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受到幼教刊物的认可。如当幼儿教育周刊的编辑看见我们植树节的教育活动方案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直夸我们的劳动教育活动并不是环保性的活动而是教育性的活动,因为在我们精心组织的植树活动中孩子不仅理解了“3、12”植树节的节日意义,还在对南洋杉的认识、对植树方法的探究、测量方法的掌握、与朋友与家长的合作与交流、与大自然与家乡的情感建立等方面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发展。
四、确保家园劳动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是培养和教育子女的重要园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要确保劳动教育的效果,做好家长工作非常关键。为此,我们在课题之前,便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看法、了解幼儿在家的劳动现状。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家长们也非常担心当今孩子的懒惰、娇气会对孩子今后的生存产生不良后果,很多家长都表态应该重视孩子的早期劳动教育!家长的态度更加坚定我们的研究信心,于是在课题之初我们就通过园级家长会向家长宣讲劳动教育的作用、国外的劳动教育现状及教育经验,并将我们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操作策略等告知家长。通过宣讲,家园统一了劳动教育的认识。为确保劳动教育的研究效果,我们还制定了每月一次的劳动教育活动展示制度,邀请家长亲临活动现场观摩我们的研究活动,让家长亲临课堂观察、感受孩子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还设计了《能干宝贝》、《小小收藏家》等家园联系记录表,让家长每周坚持填写孩子在家的劳动活动内容、收集物品的内容,一方面引领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收集能力,另一方面确保家园劳动教育的高度一致性。为了不断提高我们的劳动教育效果,我们组织家长沙龙会面对面地交流课题进展、交流我们的教育策略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并为家长们互相交流家庭劳动教育经验提供平台,为家长们掌握教育技巧提供专业帮助。袁绍英